肺癌指南治疗后如何随访才科学
2022-04-19 17:35:12 来源: 成都肿瘤 咨询医生
肺癌指南 治疗后,如何随访才科学?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目前国际肺癌相关指南如NCCN指南(Version4.2016)、ESMO早期NSCLC管理共识(2nd)和ACCP指南(3rd)均推荐根治性术后NSCLC患者接受随访监测。
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,CSCO指南必须兼顾到地区发展不平衡、药物和治疗措施的可及性以及 治疗的价值三方面。医脉通作为CSCO战略合作伙伴,第一时间精选本次指南《肺癌治疗后的随访》部分,以飨读者。
Ⅰ-Ⅱ期和可手术ⅢA期NSCLCR0切除术后或SBRT治疗后
注:I-IIIA期NSCLC局部治疗后随访,常规不进行头颅CT或MRI、骨扫描或全身PET/CT检查,仅当患者出现相应部位症状时才进行;IIIB-IV期NSCLC不建议患者采用PET/CT检查作为常规复查手段。
接受完全性切除术后的早期肺癌患者,术后随访的目的在于更早发现 复发或第二原发肺癌,并及时干预处理,以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,改善生活质量。
目前国际肺癌相关指南如NCCN指南(Version4.2016)、ESMO早期NSCLC管理共识(2nd)和ACCP指南(3rd)均推荐根治性术后NSCLC患者接受随访监测。
对于完全性切除术后的Ⅰ-Ⅱ期NSCLC,约20-40%的患者会发生局部或远处复发。术后前4年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,每年每人的复发风险为6-7%,此后每年患者的复发风险会降低至2%左右。
目前,临床常用的影像学复查手段主要是胸部X线和CT。回顾性研究提示,CT对比胸部X线,能更早期发现复发灶,虽然不能提高患者的总生存。现今,各大指南均推荐术后患者进行胸部CT复查,但截至目前,并没有前瞻性RCT证实术后规律CT随访可以提高患者的总生存。一些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也有出入。
因此,亟需前瞻性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术后CT复查的价值。此外,亦有一些研究探讨了PET/CT用于术后随访的价值。目前尚无证据表明PET/CT在术后随访上优于胸部CT,因此临床常规不推荐术后无症状患者采用PET/CT复查。
鉴于目前尚无证据支持 标志物监测对于预测复发的意义,因此临床践中,不推荐常规检测。近年来,一些研究开始探讨术后循环 细胞(CTC)和循环 DNA(ctDNA)检测在预测复发的价值,但仍仅限于临床研究阶段。
不可手术切除ⅢA期和ⅢB期NSCLC放化疗结束后
对于局部晚期肺癌,在完成放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后最佳随访策略的选择,目前尚无前瞻性临床试验可以提供依据。
ESMO局部晚期NSCLC管理共识(2nd)推荐在治疗结束后前两年应6月进行一次胸腹部CT复查(包括肾上腺),之后复查密度可改为每年一次。
PET/CT检查虽然在Ⅲ期患者最初的诊断分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但在患者复查过程中不常规推荐,仅当CT检查发现异常时,可考虑行PET/CT来鉴别诊断,但最终仍需以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作为判断复发的金标准。既往研究报道,完全性切除术后并接受辅助化疗和放疗的IIIA期患者,脑转移是最常见的进展模式。
对于部分脑转移风险高的患者,是否应该在随访过程中进行头颅MRI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单个脑转移灶从而给予高剂量照射,目前亦无证据支持其可以带来患者生存的获益,暂不推荐。
对于Ⅰ-ⅢA期NSCLC患者,确诊肺癌后继续吸烟,会显著增加患者的死亡和复发风险,还能增加第二原发肺癌的风险,因此,在随访过程中,应对患者吸烟状况进行评估,鼓励患者戒烟。
Ⅳ期NSCLC全身治疗结束后
对于晚期肺癌患者,近年来,随着维持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应用,患者在治疗过程中,如化疗2-3周期或靶向治疗2-3月,会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,以评估药物 。
而对一线4-6周期化疗结束后不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,ESMO晚期NSCLC临床实践指南推荐在一线化疗结束后6周随访一次,影像学复查6-12周一次,目前对这部分患者随访模式的确立仍然缺乏高级别证据。
考虑到晚期肺癌侵袭性强、易复发,规律的随访,可以早期发现 进展,在患者PS较好的状况下接受二线治疗。
TAG:
上一页:肺癌持续高发重点关注肺结节
相关阅读
- 2022-05-02化疗会加白血病患者轻度认知缺陷
- 2022-04-19预防肺癌多吃些什么好呢
- 2022-04-19预防肺癌多吃些什么会比较好呢
- 2022-04-19预防肺癌复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
- 2022-04-19预防肺癌复发都有哪些小方法
- 2022-04-19预防肺癌复发转移的四步骤
推荐阅读